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优秀7篇】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漂亮的编辑为大家整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漂亮的编辑为大家整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优秀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一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今年的国庆节去特中特训练营里,只不过因为晚去了几天没能赶上看这部电影,回家后好几个月都未曾看过电影,直到上一周我和妈妈心血来潮想起了这部电影,然后周日晚上看完了。这部电影是印度的,我在看的时候很尴尬,当时真庆幸晚去了几天,不过这部电影的寓意是很好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情节是:刚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名叫兰彻的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的举动屡次让校长、老师和一位叫查尔图的同学难堪,但是通过他的举动也衬出了校长的阴险、他自己的机智、大胆和善良和教育的缺点。同时,他的举动也影响到了他的两个室友——法罕和拉加。直至最后,兰彻的两个好伙伴才发现“兰彻”其实不是真的兰彻,于是他们就带着皮雅和查尔图一起寻找“兰彻”,最后才发现“兰彻”的真名叫苏克斯·旺度,而在他道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代表着他就是那个许多公司都想要招揽的人。

这部电影是通过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整个故事,回忆中,兰彻所做的事情是许多人不敢做的,他敢于反驳和辩论,因为这是在他思考过了之后才反驳的;他敢于挑战传统,因为他提出了更好的方式并且通过查尔图证明了这一观点;他敢于挑战权威,因为他勇敢、爱动脑也爱动手实验。他很低调,在充当富翁的儿子时从不炫耀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他一心只为科学和教育、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他的两个好朋友,尤其是拉加,他因为听信了校长的话曾和兰彻决裂,但是在见识到查尔图这个“学霸”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决定多么可笑。这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在校长让他进行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跳楼自杀,但是自杀未遂,在生死关头时是兰彻救了他一命还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而因为这个道理他找到了工作。

就像上一段所说的,查尔图是一个狡诈、阴险、死记硬背、表面上装乖其实背地里干坏事的人。在水塔上和兰彻定下约定时其实当时的他还是有点勇气的,还有点小聪明,但是用错了地方。至于病毒这个校长,他跟查尔图是一个德性,都是干坏事的。料,但是在见识到兰彻的聪明才智以及他的心灵手巧救了他大女儿一命的时候,他也改了。

故事的结局很好,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同时它还强烈的反映出教育体制的问题。建议去看一看。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二

这是班主任让我们在班内看的第三个电影了,不一样的情节,一样的精彩。

开头就非常有趣,法汗成飞机刚起飞时接到重要电话--兰彻来了!便是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方法下了飞机,急匆匆的带着忘穿裤子的朋友一起去曾经的大学寻找曾经的朋友,却寻到了曾经的冤家——"消声器"(查尔图),在他的提醒下才想起他与兰彻十年前打了个赌(看谁混的好),他们被迫与胜券在握的"消声器"一起同车去寻找朋友。期间回忆起他那个搞笑而又富有天资、敢顶撞老师,反对大学压榨学生的天才朋友。插曲很好听,有个台词很好:我们害怕,桎梏于洼池。

剧中的一个反面派--院长"病毒",他虽是争强好胜、蛮横无理、不守原则,别人骑自行车超过他他也要撵上去的人。但他有些台词仍具参考价值:

全力赛跑,否则会被践踏。

有的人大脑很值钱,因为没用过。

我想,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反派,就批判他的所有。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总是渴望给我们一条最稳妥的道路。

鸡汤老手兰彻也有心灵鸡汤: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总是担心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

活在当下,不计得失。

学习为了前途,不是钱途。

我想,这些就是支撑着兰彻从一个孤儿走向科学家的精神力量。

电影讴歌了"三傻"不离不弃,互相帮助的友谊,还有兰彻与院长女儿曲折惊险的爱情。拉朱在院长威胁好友的情况下跳楼(后被救活),制造无人机失败的男生上吊,院长儿子跳火车自杀……一系列自杀行为都揭示了印度教育一味的追求成绩、钱途的目光短浅,一定让儿子当工程师的无知的行为。而兰彻就是不安分的救世主。

结局让人回味:蓝彻(真名苏克汪度)赢了炫富的对手,娶了心仪的女子,有了很多专利及著作,重拥好友;院长反省了自己的专制、独裁;法汗收到了心仪工作的邀请函…(www.1mi.net)…

这是一部精彩、搞笑、不衰的好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三

这是一部印度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有幸在培训中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非常不错。电影中充斥着许多幽默搞笑的镜头,但是在一片嬉笑怒骂中却充斥着我们的神经,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适合的。法兰、拉杜与兰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看完整部电影,我们欣赏男主角兰乔的特立独行,不走常规模式,感叹他伟大的成就,当然也为他收获的美好爱情所庆幸。但是在这些感动的背后,还是会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反思。虽然我们和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教育制度,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确是有着某种相通性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于那几个特别调皮、爱自由、不受约束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我们在某些时候是不是也充当着电影中那位“病毒”校长的角色呢?

以前的我可能真的也会很急躁,希望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马上改正,所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有抗拒心理,更要与你对着干。比如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很有个性,很有想法,也很聪明,但是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后总喜欢在教室里跑动。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对他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安全的行为,就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他却一副很不服气,很不在乎的表情。让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晚上放学时又将他的不良行为告诉了他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是对我有抵触情绪的,早上来班里也不愿意跟我打招呼了。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可能我的做法让他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失了面子。

通过这次观看的电影,我觉得自己真的要反思下以往的教育行为,是否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尊重他们不同性格发展的特点。以后孩子犯错了,应该严肃处理,但是过后要像没事一样和他一起玩,让他知道规矩是规矩,喜欢是喜欢,即使你犯了错,老师还是很喜欢你的,批评与喜欢是两回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四

影片介绍的是三兄弟发生在大学里的故事。大学的院长是一个十分好胜的人,不允许自己被超过,也不让自己的学生质疑自己,然而主人公兰彻却质疑院长的教学方式,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兰彻,一个可以称为天才的人物。一个敢干挑战权成的人,法尔汉是一个执爱摄影并且有着摄影天赋的人。相比之下莱俱就可怜多了,一开始,他并不自信,但他却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电影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没有人会记住第二。这和中国教育很像。从上学那一刻起,我的家长就告诉我,拿第一。当时小,不在乎是否赢了。可现在我面对一场又一场考试,有形的名次,无形的名次,压得喘不过气。大家平时和睦相处,可一旦牵扯到考试,不少学生便争先恐后的学习。我挺喜欢这种氛围,因为它始终我提醒我来到学校,是要努力考上高中,之后实现梦想的。而不是后悔昨天而又把期望给明天,我只能做到过好今天。活在当下,不抱怨遗憾,也不奢望未来。

剧中最打动我的情节还有某俱为了好成绩,为了自己的家庭而与兰彻这他们分开,还有后来院长告诉菜俱既然你不想被开除,就把你的名字改成法尔汉。这段让我觉得好笑,可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不过没有那么严重。有时候老师也会逼我们说出同伙,或许对老师未说她抓住了真凶,可我们心里总会有畏罪。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相反,它还会成为我们笑谈内容。因为真正的友谊,是一起变得更好,我们彼此不袒护。

最后影片中兰彻说:如果你追求卓越,那么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句话和我喜欢的另一句有些像:如果你追的是月亮,你最差也是落入星辰大海。

这个社会把我们照顾的太好了,好到让我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许多值得让我努力追逐的东西。大家为了不打击我们的信心,要求放到最低。就连目标也要小一点。我不赞成,至少对于我来说,大目标更能让我热血沸腾。对于自己的梦想,从现在开始便要将每一步都对准它。

不畏明天,不惧将来,努力追梦。

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五

也许你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会觉得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但我觉得它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两个小时的片长,影片中人物的境界恐怕要尝尽世间冷暖才能够体会得到。但我只能领悟其中浅显的道理。

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所大学,能够说那是一所封建的大学,只把学习成绩放第一位。那儿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被称为“病毒”的校长扼杀了无数学生的创新,不研究他们的感受。导致了许多学生自杀的杯具。直到兰彻的出现,他是一个与众不一样的学生,幽默且聪明,觉得做错了就要指出。他会在课堂上把教师辩得哑口无言甚至面红耳赤,还敢顶撞“病毒”,质疑他的教育方法,成为了教师的眼中钉。他不迷信权威和死读书,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虽然不能获得教师的好评,但学习却总是名列第一。这种不拘小节的性格吸引了拉朱和法涵,于是他们三个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兰彻总是和他的兄弟们说:“All is well,一切顺利。”这也反映了他们乐观向上的性格,那段欢乐的极具印度风的歌舞不禁让我们开怀大笑。不管遇到什么都开心得去应对,这样就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不去思考影片中的一些负面问题,仅仅是故事励志的方面,就能让我们拥有无限的动力。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兰彻的性格也影响着他的兄弟们。

他不顾别人的眼光,总是我行我素,虽然风趣幽默,认真起来却一丝不苟,他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的精神让人震撼。

法涵的梦想是当一名动物摄影师,但在家庭的压力下而上工程学校,在兰彻的影响下他最终鼓起勇气和父亲表达了自我的心意,并努力成为了一名动物摄影师。

拉朱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瘫痪的父亲,唠叨的母亲以及一个嫁不出去的姐姐,能够说是十分不幸。想自杀却没成功,也是因为兰彻而当上了一名大工程师。

这部影片所包含的奋斗、友情、感情、学习和事业的思想,都发人深思。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它蕴含着你人生所需要的哲理。

朋友,遇到困难时别烦恼,永不言弃,就会一切顺利。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六

本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兰彻、法尔汉、拉朱由于相同的专业——工程学而相遇于印度国立工程学院,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和学院的压力,而他们的同学查图尔是一个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兰彻执意要让两位朋友知道死记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试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图尔演讲时捉弄他,结果在庆功时遇到查图尔,不得已与查图尔打赌,从而引起了开头查图尔、拉朱、法尔汉寻找兰彻的旅程。并且得知他们的朋友并非兰彻,它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好学而被前首相看重来代替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去上学来获得文凭。“兰彻”虽无属于自己的文凭,但他还是通过几年大学学习而获得了大量知识,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对头查图尔所说的那个拥有50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这个人才。最终,他们一行人终于在某个地方找到了“兰彻”,故事终以大圆满的方式告终。

从“兰彻”身上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宋濂、东阳马生的影子,他们好学、善学,对学习总抱有满腔的激情,以学习为乐。孔老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宋濂、东阳马生、“兰彻”都是这样的人。

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换言之,就是说已经对学习没有一点激情了,这点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作为学生,对这点是深有感触地,有人曾经问我:“你物理学的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我莞尔一笑,说:“学不好物理,不是因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对于物理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就是没有激情去学好物理。”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喜剧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受益匪浅。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篇七

本人看过许多电影,其中我重复看得最多的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了。

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ICE)的故事。这座名校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第一(指成绩)!而兰彻用他的善良、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成了科学界的天才科学家(具有400多项专利),他们(兰彻、栾秋、法尔汉)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错!他是一部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他让我们知道了灵活使用知识的重要性,看到了“填鸭式”教育的失败,“填鸭式”教育制造出了许多一模一样的“人”。正如兰彻所说:“在这里新发明新思想不受重视,他们关心成绩 工作 去美国定居,叫我们怎样拿高分,却没叫我们怎样学工程学。就像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鞭打而坐在板凳上,而你只会说‘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一样,其他同学都只关心成绩,而不是知识。

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正如影片中的“ICE”一样,关心成绩,关心排名,我们也像影片中的学生一样,陷入了疯狂的竞争之中,大家你追我赶,都把成绩当成衡量自己的唯一一把尺子,一些学生甚至为了成绩甚至干出种种龌龊的勾当。但是显而易见,衡量一个人的尺子并不只一把呀!思想、道德这些都是一把衡量人的尺子啊!成绩这把尺子固然重要,但也不会重要到那种地步吧!成绩差了的名人多的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贝多芬······他们成绩差,但谁不是举世闻名的大名人?

朋友,抬起头来,从“填鸭式”教育苦海中抬起头来,让我们一起拥抱自由的美好的知识吧!

上一篇:中秋节花好月圆的500字优秀作文【精选2篇】
上一篇
下一篇